全球矿业发展十大趋势
【回顾2018】
1.2018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2018~2019年增速从3.9%下调至3.7%。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给原本脆弱的全球矿业市场复苏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2.中美贸易战所形成的“加征关税—抑制进出口—减少原材料需求”链条正在对全球矿业产生深远影响。数据显示,2018年6月后的贸易战导致澳大利亚第三季度矿业融资相对第二季度下降了58%。
3.2018第三季度全球矿业并购额为168亿美元,环比增长25%,交易量增长15%,表明大型矿业公司经过多年弥补亏损和削减债务后,开始谋求更加稳健的增长。
4.全球矿产勘查投入加速回升,2018年全球金属矿产勘查预算约96.2亿美元,同比上升19.5%。这是继2017年实现触底回升之后的延续上涨,且增幅有所加大。但是国内非油气勘查投资仍旧保持低迷,与国际矿业“趋暖”形成鲜明对比。
【展望中国矿业】
1.国内矿业行业标准将加速与国际接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国内企业境外资源开发的增加,在中国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矿业行业标准并加入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委员会(CRIRSCO)势在必行。2018年9月28日,自然资源部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联合国资源分类框架(UNFC)的对接文件,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迈出的积极一步,并建议尽快对接CRIRSCO相关国际标准。
2.中国金融机构需积极深度参与全球矿业治理。中国大宗矿产消费量占全球半数以上,但中国的金融机构参与度不够,需要从传统的信贷业务向国际上流行的投资、融资、结构性产权方向进军,深度参与全球矿业的全链条。
3.继续加快推进中非矿业合作。中国在非洲的矿业投资占比不高,2014年仅占2.4%,美国则高达12%,中国在非洲还有很大的矿业投资空间。有专家指出,西非绿岩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是全球重要的金产地。近年不少非洲国家调整了矿业法规与政策,尤其是西非加纳、科特迪瓦等国政治局势稳定,中国已与布基纳法索复交,这些都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条件。
全球矿业需求不断分化
国际与国内勘查投入依然呈现“二元结构”,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锂、铜等矿种勘探成效明显。
1.全球矿业复苏的动力依然不足,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全球矿业并购重组活动频繁显示出积极健康的基本面,矿业中长期看好,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增加。中国仍将是拉动全球金属矿产品需求的重要引擎。相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在全球GDP总量的占比将与美国、欧盟相当,而中国GDP的40%依赖于原材料,5%直接来源于金属和矿业。智利、阿根廷等资源生产国看好印度、印尼、越南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潜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2.加、澳、拉美和非洲保持勘查热度,锂、铜勘探进展明显
根据SPG公司发布的报告,全球矿产勘探活动主要集中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同时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勘探活动也比较活跃,但通常会避开风险较高的区域。从勘探效果来看,铜、锂成效明显,民主刚果的铜矿表现出较大的勘查潜力,蒙古哈马戈泰铜金矿勘探取得新成果,民主刚果、澳大利亚、中国的硬岩型锂矿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全球矿产勘查投入增长,矿业项目开发投资在连续多年下滑后逐步回升,一些沉寂数十年的大型矿业项目即将投入开发,例如位于远东地区的乌多坎铜矿。
3.国际油价总体上扬,或将达到80美元/桶~90美元/桶
受到需求增长、俄罗斯和伊朗遭受制裁、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产量下降、中东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连续第二个年度上涨。与今年1月份相比,10月份布伦特原油价格接近70美元/桶,WTI原油价格接近80美元/桶,增幅均在12%以上,2019年国际油价或将达到80美元/桶~90 美元/桶水平。
4.贱金属价格整体“先升后降”,金、银、铜被看好
2018年年初,贱金属矿产品价格延续了去年上涨趋势并创多年来新高,但受贸易战冲击,大多数贱金属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包括去年价格一路飙升的钴也未能幸免,钴价与6月份相比已经下跌40%。其他金属,如铜、铝、铅、锌、镍、锡也出现类似的走势。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上半年金属价格的整体回升是一个超跌反弹的现象,目前价格在15%上下波动是相对合理的。未来3~4年内,虽然大多数商品价格总体呈现波动态势,但金、银、铜价格仍可能上涨。
5.镍有可能成为继锂、钴之后的“明星”矿种
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技术的发展对镍、铝、锌、钴、钒的需求将会持续加大。由于汽车电池需求在不断增加,特斯拉推出“去钴增镍”的电池发展政策,加之高品质镍矿少,未来镍将成为重要战略性矿产。在汽车电池中,镍主要用于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钴起到稳定作用,使之更加安全,两者未来需求较大。与此同时,相关专家也提到在关注高新技术发展对新兴矿产的需求时,还要关注与矿种替代性相关的新技术。
矿业进入优化升级新阶段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全球矿业向智能化方向升级发展。
6.高新技术应用推动矿业升级,矿业发展正在寻求新定位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应用推动矿山建设由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推进矿业升级。目前,智能矿山的相关技术主要体现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的无人化运输、工程机械远程遥控、开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管理大数据分析、生产流程透明化管控、VR虚拟技术培训等方面。
7.全生命周期理念融入矿山建设、生产与修复全过程
通过科学谋划、综合评价矿山的“来世今生”(从矿山建设、开发利用、修复到废弃地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推进废弃矿山综合利用,实现矿业发展与区域规划、地方产业特色和生态人文的有机结合。从理念上推动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由以复垦和复绿为代表的生态修复1.0,进入目前以景观再造为主要特点的2.0(如矿山公园、地质公园建设),并逐渐向因地制宜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生态修复3.0迈进。
8.“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营许可”应纳入矿业政策法规体系
矿业法制建设是规范、约束、指导矿业活动的最基本保障,目前国内外矿业立法的目标过于狭隘,多围绕采矿许可证制度和监管目标而设,未能纳入“可持续性”和“社会经营许可”等新的社会期望,改革已势在必行。今后,矿法改革的重点将放在矿山复垦或闭坑后的土地利用方面,将平衡矿产开采与社会发展、经济回报与环境保护、当前与未来的关系。
9.“城市矿产”和尾矿库资源再利用有望成为矿产资源供应新的增长点
“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未来将成为部分矿产资源供应的重要来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据介绍,到2025年,中国铜资源回收利用规模将是当前的18倍,在矿产资源利用总量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极大地减少对进口依赖度。
尾矿库的再利用也值得关注,有可能成为新的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近日,欧亚资源(ERG)旗下位于刚果金的Metalkol尾矿回收项目投入运营并生产出首批铜产品,首批钴产品即将下线。根据设计,该项目一期投产后每年生产电解铜7.7万吨,氢氧化钴3.5万吨(折合金属钴为1.4万吨),这意味着Metalkol将从废弃的尾矿堆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大钴矿之一。
1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缓慢释放
“一带一路”建设大致可分为能源和矿产资源投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基建设施沿线的产业化和城镇化投资3个阶段。当前,正处于第二个阶段,沿线国家对钢铁、水泥、有色、玻璃、建材、能源等资源需求量增多。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2018年1~8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粗钢产量继续保持较高增幅,比如塞尔维亚、越南、马其顿和伊朗等国家增幅均在20%以上。然而,由于“一带一路”沿线近半数国家政策风险较高,且在别国体制下复制“中国基建速度”很难,这就决定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需求释放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球矿业形势分析小组)(自然资源部网站)
- 上一篇:绿色矿山建设国家规范将出台
- 下一篇:《矿业权交易规则》再次调整